筑牢屏障 一河净水送下半岛综合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游
栏目: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3-08-22
 兰州,是一座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2019年8月21日,习来到兰州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堤坝加固防洪工程,沿步道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习指出,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

  兰州,是一座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2019年8月21日,习来到兰州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堤坝加固防洪工程,沿步道察看黄河两岸生态修复和景观建设情况。习指出,黄河、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4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做好黄河文章”要求,兰州自觉扛起“先发力、带好头”的政治责任,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工作思路,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夯实基础工作,强化治水治污,切实维护黄河水体健康,实现一河净水送下游。

  兰州市盐场堡污水处理厂位于北滨河路东段,记者采访时有两名职工正在公园里忙碌。兰州中铁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邸强德说,污水处理厂位于地下,2022年6月1日正式运营,记者所在的位置是地面部分。

  地下污水处理厂宽敞、整洁、明亮。邸强德说,他们承担处理盐场堡和九州区域40平方公里范围的生活污水,日处理污水10万吨。处理厂采用MBR膜工艺,可提高污水处理效果。4套除臭装置能最大限度消除处理污水过程中散发的异味。记者在监控屏上看到,污水处理中的COD值为11.60mg/L,远优于国家一级A标50.00mg/L标准。

  地面部分的生态公园以蓝天塔为地标性建筑,公园步道模拟黄河“几”字型流向铺设。记者注意到,公园东侧居民楼上的窗户有许多都开着。采访时,不时有居民前来询问,公园什么时候能对外开放,特别想进来转转。兰州中铁水务执行董事袁正军说:“他们正在对公园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完善,过不了多久,居民不用过马路就可在这里游玩。” 他说:“兰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号召,对兰州市城区污水处理厂实行了提标扩建,考虑到生活污水增多以及城区土地紧张的因素,便决定在盐场堡建立一个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他说:“企业达标排放,对母亲河的健康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确保各设备平稳运转,确保水质稳定达标排放,为母亲河的健康贡献力量。”

  据悉,目前我市完成七里河安宁、雁儿湾、盐场堡三个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出水一级A稳定达标排放,日处理规模由60万立方米提升到77.5万立方米,极大改善半岛综合体育官网登录入口了黄河水体健康。

  “只要数据真实、可靠,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2020年,市区生态环境部门以人工徒步的方式,对黄河兰州段干流和主要支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其他支流两侧0.5公里范围内各类排口进行了全面排查。

  走岸线、穿草丛、钻涵洞、入丛林……每一个排污口类型特征是什么?排水特征又是什么?周边环境是怎么样的?污水又是从哪里来的?是否具备采样条件……环保工作者一边观察拍照,一边询问当地协查员,一边把相应信息录入排污口排查APP。

  2021年,我市全面完成了3022个入河排口全部点位现场溯源、监测、信息录入以及布局规划和整治方案编制任务,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的整治原则逐年有序推进全市各类入河排口整治。

  “现在,借助自动监控系统,全市12家污水处理厂、34家废水排放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一目了然。一旦数据超标,系统会自动报警。”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牛炜说。“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给黄河兰州段再装上‘千里眼’‘顺风耳’,时时监控、精准溯源,数字化、智慧化、精细化地高质量管理黄河。”

  对于喝着黄河水长大的兰州市民来说,人们对黄河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市民刘晓鹏每天上班,都沿着滨河路步行,这是他坚持了多年的习惯。“黄河边的排污管道看不到了,闻不到臭味,黄河水更干净了,尤其是到冬天,黄河像一条碧绿色的‘玉带’蜿蜒流淌。”刘晓鹏笑着说,黄河水质好了,游人多了,两岸栖息的野生动物也多了,生活在这座城市打心底感到幸福。

  据悉,“智慧黄河”精细化管理监测建设的项目正准备在兰州开工。项目将在黄河兰州段干支流重要节点新建19个水质自动监测站,配套250余套视频监控系统,计划于2024年建成。届时,可实现对黄河兰州段网格化精准科学管控,精准捕捉伸向河流的“黑手”。

  “以前是臭水沟,如今是景观带。吃完饭和家人在这里散散步,心情很舒畅。”“河道干净了、水通畅了,我们心里也顺畅了。”居住在元托峁沟附近的居民,晚饭后来到洪道岸边纳凉聊天。谈起变化时,邻居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别提多高兴啦!

  元托峁沟洪道属黄河二级支沟,常年无天然流经。洪道内曾杂草丛半岛综合体育官网登录入口生,垃圾遍地,脏乱不堪,人们只能掩鼻而过。

  经过整治,如今的洪道内水流潺潺,成为一条城市景观带,构建了“水净、城美、人乐”的生态格局。

  城区污水治理,净化了黄河的“脏腑”;山洪沟道的生态治理,则有效净化了黄河的“毛细血管”。

  兰州市西固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西固区水务局全力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先行区,加快山洪沟道生态治理保护步伐,通过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实施洪道清淤、植被绿化、景观提升、注入水系等项目,有效改善了洪道内水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防灾减灾和承灾能力,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宜居宜游的生活环境,成为全市洪道治理样板,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

  市水务局局长胡真说:“我们从源头上进行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突出抓好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城区污水管线更新改造、城市内涝点整治工程和雷坛河黑臭水体整改工程,从源头上改善水环境质量。”

  据介绍,按照“源头治理、系统半岛综合体育官网登录入口治理、综合治理”的思路,我市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争取到位中央和省上资金11.42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治理保护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6.4亿元。特别是全面建成了投资16.8亿元的兰州市黄河干流防洪工程,完成河道治理54.1公里,使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全市防汛能力明显提升,经受住了近年来3730立方米最大洪峰长时间过洪的考验。

  为保障流域安全,2021年1月20日,我市召开湟水河大通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联合排查工作推进会,联合青海省海东市开展湟水河、大通河流域生态环境联合排查工作,这是甘肃省、青海省首次联合开展流域安全检查。

  今年7月18日,兰州市生态环境局、白银市生态环境局举行《生态环境联防共治专项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实施流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协同推进区域生态建设。建立上下游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妥善应对跨区域环境污染及突发环境事件,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协议》建立完善了两市生态环境联防共治长效机制,既是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推动流域综合治理的一次积极探索。

  4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水十条》和河长制有关要求,围绕“三水统筹”和“四水四定”,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创新流域监管体制机制,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先后与白银市、临夏州、武威市等上下游城市签订了黄河干支流跨界污染联防联控协议,与白银市签订了干流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形成了流域上下游联动共治的合力。

  据悉,为稳步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我市将加快推进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治理三期、宛川河生态湿地一期、庄浪河流域(永登段)水污染防治项目、皋兰县蔡家河流域(三川口·蔡家河入黄口)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智慧黄河兰州段精细化监测管理等项目建设等重点项目。

  位于西固区的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划分为一级、二级水源保护区,水源保护区沿河道总长度23.8公里,总面积57.26平方公里。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有成片的树林,还有低矮的灌木丛。樱花、金叶榆、高杆月季、红叶李、国槐、旱柳……远远望去,更像是一处世外桃源。

  如今,保护区采取削减污染量的方式,建立了良好的水源保护屏障,进一步强化了水源地保护区的规范化管理,大大降低了水源污染风险,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此外,沿一级保护区南岸修建防护景观林带、景观节点、涵养林、湿地以及生态护坡等工程,将水源保护区建设成优良的生态性水源地保护区,这样不但能滞缓径流、阻挡泥沙、涵养水源,减少降水径流对保护区的淋洗冲刷,并且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清洁空气,调节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质。

  地处水源地保护区的岸门村、柴家台村、咸水村,以前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针对每个村的实际,西固区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及污水支管线个村的生活污水进行了集中收集处理,处理后达到一级A标准。处理后的中水没有排入黄河,而是用于浇灌水源涵养林,推动形成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副科长钟晓强说,“十三五”期间,我市5个国控、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十四五”以来,我市地表水5个国控、5个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别,但是表明我市干支流水环境质量实现了升类。其中国控断面湟水桥水质由“十三五”期间的四类提升为“十四五”的三类水质,出境断面青城桥水质综合评价稳定保持在二类。全市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特别是2022年1-7月和今年1-6月出境断面青城桥水质综合评价达到一类。完成整治的8条黑臭水体定期开展巡查监测,未出现返黑返臭现象。“十四五”期间水环境质量比较“十三五”期间明显改善,实现了一河净水送下游。